—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周报|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动态(2022年3月第2周)
2022-03-11 10:00:30

CAICV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政策法规

深圳将出台我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

3月6日,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空白的问题,有望在深圳率先突破。报道称,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已经过"三审",有望在年内出炉。这将是国内首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目前深圳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约 145 公里,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 93 张,其中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 23 张。同时在妈湾智慧港投入了 38 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实现自动驾驶作业,打造了全球首个 5G + 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南山、福田、坪山等区域,也纷纷开展了自动驾驶小车、小巴、配送小车等试点工作,应用场景丰富、类型多样。(光明网)

日本修改道路交通法,允许特定条件下L4级别自动驾驶上路

3月4日,由警察厅提案,日本政府在阁议通过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包括允许特定条件下L4级别自动驾驶上路,以及允许特定条件下无人配送机器人在人行道行驶。修正案将自动驾驶定义为“特定自动运行”,将其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分开。进行L4级别自动驾驶,必须得到县公安委员会的许可,同时听取国土交通大臣和自动驾驶区域市、街道、村长的意见,设想在人口稀疏地区进行无人运输服务。服务的经营者有义务配置“特定自动运行负责人”。负责人可以乘车监控运行,或者远程监控运行,可以一人运行多台车辆。事故发生时,承担和司机同样的救护义务,违反的话将成为处罚的对象。在L4自动驾驶车辆车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不按驾驶致死伤罪处罚,但经营者和责任人有可能按业务过失致死伤罪处罚。另外定义了“远距离操作型小型车”,允许在车辆大小和最高速度(6km/h)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和行人适用相同的交通规则,即人行道、路测、斑马线通行。远距离操作型小型车的使用者需要向县公安委员会申报。(日本警察厅)

德国或将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新法规

3月1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一项由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该条例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如果未来获得德国联邦参议院批准通过,将完善德国自动驾驶国家法律框架。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官网显示,该条例的核心是对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机动车进行上路审批程序的规定。据了解,在德国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需先后经过三个程序,包括申请自动驾驶功能机动车的经营许可证,获取机动车所在州主管机关批准在固定运行区域内运行,获得正式车牌号及相关文件。而此条例对上述三个程序所需文件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条例还明确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技术要求以及监管机构和汽车制造商等行业内各方的义务。此外,条例中多处提到自动驾驶车辆的数据安全保护。(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

两会聚焦 智能网联汽车成焦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汽车、科技等领域领的多位代表提交议案,其中多份议案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具体如下:

一、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提出《关于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发展的建议》,建议: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

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等。

提出《关于推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国产化 支持国内汽车芯片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建议》,建议:

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

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二、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提出《关于统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安全的建议》,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包容新兴产业发展

政府引导、法规保障、标准统一,加速行业合作,打破数据壁垒;

合理放宽汽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建立可信的汽车数据流通渠道。

理放宽汽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建立可信的汽车数据流通渠道

三、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提出《关于加快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建议:

保供稳供,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

l 稳定市场,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调控原材料价格无序上涨,缓解企业压力;

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汽车芯片整体产业链布局;强化节点攻关,有序突破研发、制造、封装等卡脖子关键领域;

强化应用牵引,加大支持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动芯片国产化发展步伐。只有政府和研发机构、企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解决芯片瓶颈,推动产业发展。

四、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谈民强提出《关于加强智能网联商用车示范应用的建议》,建议:

对智能汽车交通运输需求较强的省份,可升级建设省内高速基础设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形成智能汽车非智能汽车混流的高速示范应用场景;

对智能汽车交通运输需求非常强烈的省份,可根据地理特点及运输的性质,新建智能汽车专用道路,如无人干线物流专用公路。

提出《关于加快健全完善汽车信息安全标法监管体系与防护能力的建议》,建议:

构建跨行业协同的车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技术体系和“端-管-云”一体化的汽车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加快建设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法规和监管平台,由相关部委联合,统筹规划,制定完善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法规,尽快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汽车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响应体系。

建立政产学研深入合作的汽车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央企数字化经济转型模式、探索央企跨界合作模式、探索央企科技创新模式。

五、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提出《关于关于统筹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的建议》,建议: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不是单一技术点的简单突破,需要国家和产业底层逻辑和上层架构相结合,需要一个基于汽车底层操作系统的架构生态;

需要建立一个从应用生态、价值链生态、工具链和标准的生态体系,需要产业链各方凝心聚力,以合力打造生态的方式来寻求突破。

六、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关于以国家力量推动解决车规级芯片供应紧张的建议》,建议:

国家部委层面下设汽车芯片主管部门,制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尽早实现国产替代;

积极引进国际领先汽车芯片制造企业来中国投资建厂,从政策、资金、配套设施等多方面推动外资芯片产线国产化项目快速落地,迅速形成车规级芯片生产和配套能力,以缓解当前国产汽车芯片短缺问题;

鼓励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跨界携手、联合创新,加快推动实现“芯片上车”。

七、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出《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支撑技术全球领先地位》,建议:

 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全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

加快修订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无人化奠定基础;

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车路协同结合5G远程控制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升级。

八、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提出《建立“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护航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尽快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保障汽车出厂安全;

在车检和软件在线升级环节,增加“数字空间碰撞测试”要求,确保汽车持续保持良好的数字安全状态;

搭建一套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把汽车、车企、车企供应链、路侧设施、云控平台等都连接打通,帮助监管部门和车企实现汽车安全实时全程“可见、可控、可管”。

行业聚焦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项目正式开放示范运营

近日,两江新区礼嘉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项目正式开放示范运营。该项目预计在2022年实现重庆两江新区车联网全域覆盖。该项目由百度Apollo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由百度公司和金龙客车合作生产,该自动驾驶巴士配备4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7组高清动态相机模组。此外,车顶外部还配备有组合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协同多种定位算法,结合高精度的定位地图,实现厘米级的定位。据了解,重庆两江新区正在同步推开“三区一线两点”的路端、场景端和平台端建设,致力打造三大类应用场景。三区即礼嘉、悦来、龙盛3个片区,打造车路协同测试场景;一线即连接悦来、礼嘉片区的礼悦路,打造集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生活休闲于一体的车路协同示范体验场景;两点即综保区空港功能区、果园港,打造智慧物流车路协同应用场景。计划在2022年,完成400个以上车路协同路口升级,1万台车载OBU安装,最终实现两江新区车联网全域覆盖。(中国经济网)

成都首批12台智能网联汽车进行路测 大运会期间无人驾驶公交车有望上线

3月1日,成都首批12台智能网联汽车在市内指定的公共道路上开展无人驾驶测试。测试期间,工作人员将跟随车辆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并对车辆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预计大运会期间,无人驾驶公交车将正式上线运营,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将在该区域运行。参与路测的车辆共有12台,其中8台小轿车、4台公交车,将在北至吉龙路,南至广都地铁站,西至雅和北二路,东到锦翰路的区域内开展路测。(红星新闻)

海南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密集测试

近日,海南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进入密集测试,采集各种数据以及进行机器学习,项目预计月内交付使用。

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车路协同示范路段总长度共17公里,分别为从博鳌机场到培兰大桥的13公里路段,从培兰大桥到博鳌海底隧道出口的4公里路段,全线部署24个5G站点,路口部署监控与雷达等设施,已实现运营路段的5G连续覆盖,支持无人驾驶车辆开展常态化运营。

据介绍,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采用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在特定的路段和特定的线路,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自动完成整个驾驶动作。目前项目正进行密集测试,采集各种数据以及进行机器学习。项目投用后将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试验、标准制定及促进产业链成熟起到积极作用,也将为海南加速打造车联网示范省打下基础。(潇湘晨报)

美国加州批准通用/谷歌提供自动驾驶客运服务

3月3日,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向通用汽车和Alphabet Inc的自动驾驶部门发放了许可证,允许他们在安全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客运服务。CPUC表示,通用旗下的Cruise和谷歌旗下的Waymo都获得了商用部署许可证,可以向乘客收取车费,还可以提供拼车服务。在此之前,Cruise和Waymo只被允许在测试的基础上提供客运服务,不允许收取费用。从周一开始,Cruise可在旧金山的一些公共道路上提供服务,时间为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6点,车速可达30英里每小时,而Waymo可以在旧金山和圣马特奥的部分地区以65英里每小时的车速提供服务。但两家公司都不被允许在大雾或大雨天气运营。(CPUC)

企业动态

上汽集团成立创新研究开发总院 组建超万人研发团队

3月1日,上汽集团宣布,将全面整合旗下五大信息技术中心(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乘用车技术中心、海外创新中心(英国、以色列、北美)等资源,打造“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组建超万人规模自主研发人才队伍。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将通过在创新机制体制上的顶层设计,加快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

2021年,上汽集团终端交付量超过581万辆,同比增长5.5%。在新能源汽车方向,上汽布局有“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用户导向的数据驱动型科技公司”飞凡汽车、上汽享道L4级Robotaxi与上汽友道智途“5G+L4”智能驾驶重卡。(官微)